我去北海道發現的七件事
生活時尚#6

這次我去北海道玩,大概是在西南部,也是大部分人都會去的地方。
我去了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函館、北海道經濟中心小樽、熱鬧的札幌、薰衣草的天堂富良野。
但這次我要與大家分享的不是這些美景,也不是哪裡好玩,我要分享的是我在這裡看見的一些我覺得有趣的事情或現象。

我在北海道的遊覽車時,看見一台一台的白色風力發電機,也因此我好奇地在網上查詢資料,之後驚訝地發現日本是亞洲第三大風力發電國家,僅次於中國大陸及印度;而北海道更是全日本風力發電最大的地區。
北海道面臨日本海的西側風勢較強,北海道有最多風力發電機台的是宗谷岬(在北海道最北邊)57台,很多風力發電的地方都在西部海邊。
然而,日本的風力發電有個問題就是發電的地方幾乎都在偏遠地區,但日本用電量較大的區域屬中部地區,礙於地形等原因,使的送電上的難度提高不少。

2.溫泉禮儀
第一天一下飛機就到洞爺湖的飯店,住的地方有公共溫泉。泡湯並不等於泡溫泉,因為在日本,「湯」是「熱水」的意思,並不是溫泉,而洗溫泉叫做入湯。
入湯之前,第一個步驟是要先沖洗身體,一方面是適應體溫,一方面是把身體洗乾淨。
第二個步驟,便是走入溫泉中!我一開始將全身泡入溫泉中,但這是錯誤的!應該要從半身開始泡,因為溫泉的水壓高,會造成壓迫,一方面也讓身體漸漸適應溫度。
泡溫泉也不能泡太久,泡到額頭微微出汗是剛好的。離開溫泉後,應該多多補充水分。
如果有要去日本泡溫泉的人,應該先了解一下各種溫泉禮儀,畢竟這不是我們熟悉的文化。

3.美麗的水母
第二天一早的行程是去海洋公園尼克斯,在裡面看了企鵝、海獅等等有趣的表演,但是我最喜歡的是美麗的水母,也覺得它的生長過程很特別。
水母並非一出生就是我們看到的那麼大隻,水母卵會變成水母幼蟲,在變成水螅體,而在這個階段,水母看起來是非常非常小,小的像是灰塵一般。
不僅如此,水母雖看似主動游泳,但事實上,牠們都是被動地隨著水上下浮動,一收一放只是反射動作。
最後水母死後,並沒有屍體,因為他體內大部分都是水,因此就像美人魚故事中的泡泡一樣,消失在大海之中。

4.日本美食-拉麵
想到日本一定會想到們熱呼呼的拉麵,北海道有三大最知名的拉麵:
札幌味噌、旭川醬油、函館鹽味。
日本拉麵大部分的湯頭喝起來都較台灣的鹹,這是因為日本人習慣邊吃麵邊喝湯,而台灣人喜歡先吃完主餐再喝湯。
還有日本人習慣吃拉麵再配上煎餃或是米飯,增加飽足感;另外有一點,@CT 覺得非常重要的就是「吃麵很大聲才代表好吃」,這是錯誤的!這是錯誤的!這是錯誤的!吃飯發出噪音是非常不禮貌的,吸麵聲是自然發出的聲音,並不是刻意發出的,這點去日本旅遊的各位一定要特別注意。

5.中資進入北海道
在北海道個個知名觀光景點,都能聽見熟悉的中國話、看到中國人的身影,然而你知道中資已經開始進入北海道了?甚至連日本開始擔心北海道會不會成為「北海省」?
像是去年2016年,有八成購買森林土地的都是中國人,買房買地的更是數不清,雖然這位日本帶來了一些利益,卻同時使人憂慮北海道的未來。
6.廁所的衛生紙可以直接沖掉
出外旅遊免不了要使用公共廁所,日本的公共廁所地板乾淨,而且跟台灣最不一樣的就是衛生紙都直接沖進馬桶,不會有垃圾桶滿出來的問題,也不會讓廁所有異味。
日本廁所使用的衛生紙是再生紙漿,不柔軟也不雪白,都是碰到水就能溶解的材質,而且日本的公共廁所大多會附有足夠的廁紙,讓大家都能夠安心使用,一同打造美好的環境。

7.日本街道上的車
日本人大部分的車都是方方正正的小車,原因我不是很明白,網路上有的人說是因為地狹人稠、有些人是說因為單價便宜。
我還對日本的車牌印象深刻,他們有不同顏色的車牌,一般的自用車是白底綠字;商用車是綠底白字(例如遊覽車);而方方正正的k-car是黃底黑字;商用的則相反。
他們的車牌上有四個訊息:地名、分類號碼、假名文字、車輛號碼,分類號碼的首位數字是讓人知道是哪一種車,後兩碼則是客製化,挑選自己喜歡的數字;假名文字可以分辨出牌的先後順序,而出租車的用的是特別的假名れ或者わ,像軍用車用的就不是假名,而是英文字母。

編者: @CT
圖片來源:
https://m-miya.net/blog/hokkaido-trip.html
https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397&t=4627055
https://read01.com/zh-tw/gkakne.html#.W0CA2qczbD4
https://photozou.jp/photo/show/296032/39687346/?lang=zh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7683586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B0%B4%E6%AF%8D
https://tw.savorjapan.com/contents/discover-oishii-japan/now-you-too-can-become-a-ramen-connoisseur-the-complete-guide-to-different-ramen-types/
https://www.orangenews.hk/lifestyle/system/2015/10/27/010023199.shtml
資料來源:
https://tipo.stars.org.tw/UNewsFile/1795/q9tlaDNj97atydWtrjqhbjqK752Wu1a71tH.pdf
https://handazyuku.pixnet.net/blog/post/277622387-%E3%80%8C%E6%B3%A1%E6%B9%AF%E3%80%8D%E4%B8%8D%E7%AD%89%E6%96%BC%E3%80%8C%E6%B3%A1%E6%BA%AB%E6%B3%89%E3%80%8D%EF%BC%81%EF%BC%9F%E5%91%8A%E8%A8%B4%E4%BD%A0%E6%AD%A3%E5%BC%8F%E6%B3%A1
https://www.hk01.com/%E7%86%B1%E7%88%86%E8%A9%B1%E9%A1%8C/62984/%E7%BE%8E%E9%BA%97%E6%9C%89%E6%AF%92-5%E6%A2%9Dq-a%E8%AE%93%E4%BD%A0%E6%9B%B4%E4%BA%86%E8%A7%A3%E6%B0%B4%E6%AF%8D
https://www.letsgojp.com/archives/3161/
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70604001028-260408
https://opinion.cw.com.tw/blog/profile/57/article/3857
https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397&t=4627055
https://read01.com/zh-tw/gkakne.html#.W0CA2qczbD4